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聚焦“微短剧发展与变革”

作者:李美霖 发布时间:2025-06-10 18:32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李美霖)6月4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38期——风往何处去:近观微短剧发展与变革”在北京市文联举办。活动现场专家、学者从亲历者的角度近观网络微短剧的发展与变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司若通过对2024年百部头部微短剧的分析,提出当前微短剧具有高密度情节反转、特定人物关系、快速牵引观众兴趣等特征,满足了观众快节奏情绪消费需求。同影视剧等其他节目相比,微短剧特别关注到银发群体的情感需求,让中老年人能在观剧的过程中得到共情、获得心灵的抚慰与爽感。

“微短剧与网络文学紧密共生,网络文学为微短剧提供了创作素材与故事蓝本,其‘即视感’的语言特点为微短剧的快速叙事和情绪调动奠定了基础。”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网络文艺研究中心主任许苗苗提出,早期网络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情节被提炼拍摄成微短剧,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崛起。如今,微短剧已发展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不再依附于网络文学或长剧集。

微短剧行业从业者更像是观众的心理医生,需要洞察观众心理、研究观众好恶。刘笑天影业CEO刘笑天表示,爆款短剧的很多情节冲突是从社会热点议题脱胎而来,贴近目标受众的现实生活,则会产生天然的情绪共鸣。任何一部产品都很难做到老少咸宜、男女通吃,因此微短剧立项前会做明确的用户画像分析,根据市场需要来设计剧情。

“微短剧成功的关键是剧本内容,核心是满足用户情绪价值。”中文在线精品短剧部总经理余帅认为,“强用户”是微短剧的一大优势,产品评级是由用户投票的,市场直接检验内容价值,早期低成本剧正是因内容优质而一炮而红,精品微短剧应实现内容专业化、提升视听质感,并确保商业回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 微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高低音  
  • 版话儿  
  • 传媒瞭望  
  • 广电家  
  • 印业独家  
  • 中国农家书屋  
  • 版人版语  
  • 好书品读  
  • 发行观察   
  • 微博:  
  • 新闻出版广电报   
  • 学习强国: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今日头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     

  • 中国出版  
  • 广电视界  
  • 中国新闻出版之家  
  • 读友汇  
  • 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杂志社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