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郑保卫文集》(三卷本精装版)近日由学习出版社策划出版。该书精心选编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文稿163篇,总字数约114万字。
《郑保卫文集》(三卷本精装版)
在我国新闻学界,郑保卫教授是一位以“保卫新闻学”为学术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为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者。2024年,在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六十周年之际,编纂《郑保卫文集》,不仅是对郑保卫教授60年追梦新闻人生经历和40多年新闻学术生涯的深情回望与系统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这部凝聚了郑保卫教授深厚学养、丰富实践与家国情怀的厚重著作,以其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新闻学界以及关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各界朋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郑保卫文集》全书分为三卷,各具特色,而又浑然一体。
第一卷名为《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文集的基石,本卷聚焦新闻学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和新闻改革实践问题。该卷系统收录了郑保卫教授对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历史地位、党性人民性统一论、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媒体双重属性(事业性与产业性)等基础理论,以及新闻教育、新闻伦理、新闻法制、舆论监督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命题进行深度阐释的研究论文。尤为重要的是,该卷集中展现了郑保卫教授对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思考,包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闻领域指导意义的理论阐释,以及对保卫、创新和发展新闻学的战略谋划。这些文章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架构和知识体系,更在批判“新闻无学论”、厘清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推动新闻学科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第二卷名为《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本卷主要收录郑保卫教授在民族新闻传播、气候传播、健康传播、危机传播等应用传播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展现了他学术视野的拓展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郑保卫教授牵头创建了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个气候传播研究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并连续十年作为观察员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同时在会上举办气候传播国际边会。他关于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行动策略、话语权建构,以及构建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公众、智库“六位一体”行动框架、坚持气候正义、融通气候与健康传播等创新理念和观点,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强音。同时,他对民族地区新闻教育改革、新闻事业发展、媒体融合转型、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展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前瞻眼光。
第三卷名为《新闻漫笔及学术访谈》。本卷收录了郑保卫教授的一些随笔、书序、编者按语、会议致辞、散文诗作及重要学术访谈等相关文稿,并附有他自2002年调回人大主持基地工作开始,至2024年间的学术活动要事简记。这些文字不仅生动记录了郑保卫教授的学术活动轨迹,更鲜活展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如用“志高、心静、学深、业精”和“铸魂、励志、后学、重习”,两个“八字致语”勉励师生)、师生情谊(如与甘惜分、项德生等师长的深厚情谊)、家国情怀(如对当年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回忆及悼念三位伟人的诗篇),以及对新闻事业的深切热爱与使命担当。访谈部分则集中呈现了他关于新闻教育本质、新闻学科属性、学术研究规范、传媒改革路径等一系列新闻学研究核心内容的精辟阐述,是理解其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
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著名学者,郑保卫教授几十年在此领域深耕细作、潜心研究所完成的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研究》,已在202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考虑到此书独立成书,且体量庞大(上下两卷,共90万字),所以本文集没有再收录这方面的成果,但在文集第一卷收有几篇此书出版后郑保卫教授新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体现了他在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化。
《郑保卫文集》的理论价值,首先体现在郑保卫教授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系统性建构和持之以恒的捍卫上。几十年来,他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立足中国国情和党领导新闻宣传工作的丰富实践,致力于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这一根本问题。他对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原则的深刻阐释、对新闻真实性理论的辩证分析、对传媒业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精准把握、对舆论监督与新闻法治建设的理性思考,以及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闻领域指导意义的深入解读,都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面对“新闻无学论”的质疑,郑保卫教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坚持为“保卫新闻学”鼓与呼,廓清对新闻学认识的思想迷雾,助力中国特色新闻学在新时代创新发展,表现出了我国新闻学者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
文集的实践意义同样明显。郑保卫教授的学术研究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紧密联系国家发展战略和新闻改革需求做学问。他倡导的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边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和决策参考;他领衔的气候传播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和国际气候话语权提升,是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他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前沿问题的研究,则为传媒业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文集中收录的大量调研报告、对策建议和案例研究,充分体现了郑保卫教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追求。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